咨询电话
0311-80761656
手机:13731188192
联系人:王老师
西柏坡,作为中国革命的重要历史地标,不仅是中国共产党“进京赶考”的起点,更是“两个务必”精神的发源地。
近年来,西柏坡干部培训基地依托丰富的红色资源,开发出一系列特色鲜明的培训课程,吸引了全国各地的党员干部、
企事业单位人员及社会团体参与,成为新时代传承红色基因、锤炼党性修养的重要平台。
一、历史与精神的深度融合
西柏坡培训的核心在于将历史场景与精神教育紧密结合。学员通过参观中共中央旧址、西柏坡纪念馆等场所,
身临其境地感受革命先辈在简陋环境中运筹帷幄的智慧。
例如,在中共中央旧址的现场教学中,学员会参与向五大书记敬献花篮、重温入党誓词等活动,通过仪式感强化历史认同。
纪念馆内陈列的战役地图、家书等文物,则通过实物展陈与讲解,生动还原了西柏坡时期的革命历程,
激发学员对“两个务必”精神的深刻思考。
二、创新教学模式:从“被动听”到“主动学”
西柏坡培训突破传统单向授课模式,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:
1. 现场教学:在七届二中全会旧址、中央军委作战室等场景中,学员通过角色扮演、情景模拟,体验革命时期的决策过程,
深化对群众路线和纪律性的理解。
2. 互动研讨:围绕“西柏坡精神的当代价值”等主题展开讨论,学员结合工作实际探讨如何践行初心使命。
例如,土家族自治县人大代表培训中,学员通过案例研讨明确了履职责任与监督技巧。
3. 体验式活动:如“红色运动会”通过推独轮车运军粮、穿越封锁线等项目,将革命历史转化为团队协作实践,寓教于乐。
三、社会影响与时代价值
西柏坡培训不仅服务于党员干部,还扩展到人大代表、乡村管理者等群体。
例如,浙江省“千名乡村CEO培养计划”虽未直接关联西柏坡,但其“理论+实践”模式与西柏坡培训理念相通,
均强调在基层治理中融入红色精神。
这种培训模式通过“精神铸魂—实践赋能”的双向路径,助力学员在乡村振兴、社会治理等领域发挥更大作用。
结语
西柏坡培训通过历史与现实的对话,将红色基因转化为新时代的行动指南。
正如学员在培训总结中所言:“每一次重走革命路,都是对初心的叩问与使命的强化。
”未来,随着更多创新教学形式的引入,西柏坡精神必将在更广泛的群体中生根发芽,为新时代的发展注入不竭动力。